哪里需要推薦信?
本科生在申請研究生時,博士博士后申請獎學金和工作時,高級科學家申請獎勵和晉升時。
但是,寫一封有效的個人推薦信可能會耗時,尤其是對于那些必須同時處理助學金申請、稿件、教學和學生管理的學者而言。寫推薦信時,有些人可能很難找到合適的表述,來支持曾經的雇員或學生的職業發展,同時又讓推薦信顯得新穎特別。
Nature?采訪了三位經驗豐富的教授,和大家分享“如何寫一封完美的推薦信”。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186-8
1、制定流程
Elizabeth Nance,化學院助理教授,坐標: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過去5年,作為助理教授,我每年需要給15-20個學生寫推薦信。為了給每個學生寫獨一無二的推薦信,我花了很多心思。
在準備推薦信時,我遵循既定的程序,在我的個人主頁上有相關概述,以便學生清楚地了解。學生至少在推薦信截止日期4周之前向我提出寫推薦信的需求,當然由于我可能不太了解某些學生,導致寫出的推薦信缺乏說服力,那么我可能會拒絕他(她)。一旦我答應了寫推薦信,學生需要給我發送以下材料:最新簡歷,申請論文草稿,申請某個具體領域或方向的原因。
每次寫推薦信時,如果學生在課堂、實驗室之外的活動比較有意義,我會重點評價。例如,學生組織活動體現了其項目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在課堂表現之外的優秀品質。我認為,捕捉學生的這類特點很重要,應該和學術成果一樣突出強調。
有時,我會向實驗室的研究生導師、教員請教,了解一些事例或詢問他們的意見。制定關于推薦信需求的流程,并確保學生提前知曉,這非常有用,我能夠獲得所需的信息,寫出高質量、有說服力的推薦信。
2、管理期待
Alex Shalek:化學院助理教授,坐標:劍橋,麻省理工學院
好的推薦信是面向收信人的。當我為申請工作或科研機構許可的學生寫推薦信時,不僅會強調他們的長處、成果和潛力,還會盡力傳達“他(她)是潛在的合適的候選人”的想法。當我為同事寫推薦信助其提名獎項時,我可能重點強調其在具體領域獲得的成就、做出的貢獻,或是其作為導師的成就,來幫助評審團評審。我認為,好的推薦信應當考慮實際目的,并有針對性地呈現有效信息。
在同意寫推薦信之前,我會和學生或同事坦誠地交談,讓他們知道我可以寫什么、不可以寫什么。例如,如果給一名上過我的課、正在申請研究生學校、但除此之外少有接觸的本科生寫推薦信,我會向他(她)強調說明,可以著重評價其課堂表現,但對其性格或研究成果,由于我知之甚少,便難以評價。對我而言,與現在或將來要讀我寫的推薦信的人建立信任很重要。
通過與學生或同事交流,了解他們對推薦信的期待,讓我明白了他們希望推薦信在整個申請材料中的作用,這其中還包括有個人陳述、其他文件或信件等。盡我所能,使推薦信突出個人特點并對其他文件完美補充。這樣一種坦率的對話,讓我得以了解他們的抱負和目標,幫助我更深入地引導學生,或是在以后和同事更深入更豐富地互動。
3、描述細節
Dino Di Carlo,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坐標: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
多年來看著研究生、博士后和初級教職工的推薦信,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技巧。其中一個是,通過講故事而不是雷同的表格來展現應聘者的優點。應聘者往往在推薦信里看起來都一樣,列出來的優點也一樣。因此,如果應聘者通過講故事來講述優秀品質,看起來會更加鮮活。
舉個例子,與其只寫一句“A是個有說服力的人”,我可能會寫“和A交談的時候,他非常有說服力,很多組員找他幫忙單獨訓練公共演講能力?!迸c其說,“B善于合作”,不如說“B協調管理著5個不同的組,并獲得了兩個合作基金?!标P鍵在于,推薦信中的細節越多,越具有說服力。在我開始寫推薦信之前,首先我會想出申請人的2-3個關鍵成就,基于這些特質講述細節故事。
在講述故事時,對關鍵點或突出成就字體加粗、加下劃線。這樣讀信的人不必去記住很多復雜或細節的文字,而是可以輕易地找到要點。
寫推薦信很有趣,它讓我反思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醒我過去一起奮斗的歲月,讓我有機會為他們的未來職業生涯助一臂之力。就好比,翻閱老照片,從中選出最美好的那幾張,這真的讓我很懷舊。(文: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