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儀器設備條件絕對是世界一流,美國大部分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條件絕對不是一個檔次的。這一點,很多人也都已了解到。所以,問題也不在于硬件設備。
以己之拙見,以及這一年多在外學習的體會,提出如下幾點,供思考借鑒:
1. 學生培養方式方面
我所在的美國實驗室里,師生關系非常平等和諧。有科研問題,老板都會組織大家一起討論,申請新項目時,老板也會讓大家都出謀劃策,并且非常尊重學生們的意見;而國內的狀況,老板或領導們高高在上,組會或學術討論大都會演變成“批斗會”:“你這么做不對,你這么做根本沒有意義,你這想法根本不可行”……學生們一旦反駁一句,便會被冠上不尊敬老師領導的罪名。久而久之,學生們都不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于是乎又被老師們說成是思維不活躍,沒有創新創造力??蒲泄ぷ魃隙家粯臃泵?,但國外的博士們大都過得瀟灑自由,而國內的博士生們的很多都感覺被壓制的苦悶?!安痪幸桓窠等瞬拧?,這不僅是讓一個國家強盛的方式,也是讓國家科研水平更上一層樓的必需措施?!皫熣?,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如此,博士生導師的職責還應包括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激發其科研創造積極性,待到博士畢業時,該生應具備成為一個獨立科研工作者的能力。一個優秀的博士生導師,不僅自己科研要做的好,還要能夠帶出一批后生科研力量。國內導師有這方面意識的人實在不多,往往只重了前者。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導師應該因材施教,發掘其潛能?!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多放手鼓勵學生們自己的想法,多加引導而非斥責,才能更加提高學生們科研的積極性。我本身也是一名博士生,這一點在我出國的這一年深有體會:當自己的能力被自己的伯樂看中時,自己的潛能和工作積極性真的是大大提高,同時,遇到伯樂時心中那種愉悅也是無法形容的。
除此之外,國內學生們大都得幫老板干本應屬于秘書的活兒,如報賬、安排老板會議行程、為老板預定機票火車票等等。這些瑣碎的事情不難,但很分心費時間,讓學生們不能夠專注于真正所研究的問題。這樣一來,真的是讓學生們成了老板的打工仔,唯老板命是從,沒有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話語權了。這是不利于學生創新創造思維的培養的。
2.課題組科研課題開展方面
我在美國的課題組,每個課題的開展大都是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即意識到自己科研領域里某個問題比較有意思,至今還沒有解決,于是我們開展工作去把這個問題搞明白,等到工作結束,文章就是一種將自己的工作所得與他人分享的途徑。國內很多課題組,課題的開展都以熱點為導向,以發文章為目的,即所謂的“科研追星族”,例如,發現最近石墨烯比較熱,比較好發大文章,于是很多領域都拿它來做,等到工作結束,又開始追蹤下一個熱點材料,再拿來用用。在國內,文章更多的被當做炫耀的資本。以熱點為導向的科研,可能會紅一時,但沒有深厚的根基,難成大氣候;以問題為導向的科研,則更容易成體系,從而更有意義和長遠影響力。安下心來,找準問題,踏實科研。與其追逐熱點,何不努力讓自己成為熱點?
3.科研體系評價方面
國內這種“以熱點為導向,以文章為目的”的科研風氣的形成與我們國家科研體系評價機制脫不開干系。很多項目的申請評價都是以文章、以影響因子為考量標準,而不顧實際工作內容,很多課題組也是迫于壓力,不得不追逐熱點多發文章。國外的科研評價也看文章,但更多的是看內容,看工作的系統性和意義。因為這一問題的根深蒂固,積重難返,要改變國內科研體制的這一問題并非易事,似乎并沒有什么可以立竿見影的方法??赡艿玫鹊礁嗟娜艘庾R到這一問題,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真正改變這種局面吧。
從國外交流回來之后,這些感受就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我不愿只做個看客,或者逃避國內科研環境。我希望中國的科研也能夠像中國的經濟一樣讓外國人刮目相看,希望外國人也都來中國進行交流學習而不是中國人都必須有國外留學經歷才顯得高大上。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我們對我們的國家有信心!
還有半年畢業,還是打算出去繼續學習進修,也決心以后要回國發展。中國科研界雖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正因為不完美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希望自己能夠為國家的科研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當然,當下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繼續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
點擊標題,查看相關閱讀:
文章來源:科學網李亞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