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增材制造(AM)技術,通過使用激光束選區熔化連續的粉末層,能夠制備具有復雜結構的部件。LPBF技術具有很多優點,諸如具有不需要模具,材料利用率高,生產所用周期短等優點。然而,Al-Zn-Mg-Cu合金熔化流動性差、反射率及熱導率高使得...
2周前 (05-04) 813℃
如果超導材料能夠在環境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存在,其表現出的零電阻現象將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盡管幾十年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這種狀態尚未實現。在環境壓力下,銅鹽是在最高臨界超導轉變溫度(Tc)下表現出超導性的材料,高達約133?K。在過去十年中,以氫為主的合金的高壓“化學預壓縮”引領了...
2個月前 (03-09) 3765℃
腐蝕指的是由材料與環境介質之間的化學物理反應所導致的材料自身的變質和損壞。材料腐蝕問題遍及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影響著從交通運輸、機械生產到能源、航空航天等工程系統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常見的腐蝕包括金屬表面的銹。據估計,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由于腐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大概是其每年國民生產總值...
3個月前 (02-27) 3624℃
具有優異性能的人工設計結構陶瓷零部件在各類高端工程領域中擁有巨大需求。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復雜結構陶瓷制造的一種有效手段,具有廣泛應用前景。而直接從原粉或配制漿料形式打印陶瓷存在材料種類有限、漿料透光性差且易沉淀等問題。聚合物陶瓷前驅體(PCP)則為難成形陶瓷...
7個月前 (10-26) 6150℃
物質在高壓下常常會呈現增強的甚至奇異的電、磁、光、熱和聲等特性,但當加載的壓力釋放后,這種物質特性往往會隨之消失。因此,將高壓下的新奇結構、特異性能保留到常壓條件一直是一個人們夢寐以求、卻看起來難以實現的目標。
近日,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曾橋石研究員帶領的國際合作團隊,率先為實...
9個月前 (08-18) 6834℃
減重是航空航天工業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通過結構優化并采用更輕的鎂合金等材料可以實現航空器和航天器的大幅度結構減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定向能量沉積增材制造技術不僅適合于大型復雜結構件的柔性成形,也是制備高性能金屬材料的新方法。采用增材制造成形鎂合金構件,不僅可以降低復雜結構件的...
11個月前 (07-07) 6129℃
2022年6月18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22“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設計了獨具特色的專業競爭力評價框架,通過學?!獙W科——專業三個層次的評價匯總形成對專業的綜合評價。排名指標體系設置學校條件、學科支撐、專業生源、專業就業、專業條...
11個月前 (06-20) 7635℃
金屬增材制造技術也被稱為3D打印技術,因其具有區別于傳統成形方式的逐點逐層成形工藝特點,使得復雜零部件的直接制造成為可能,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于其成形過程中極高的溫度梯度,最終形成的宏觀晶粒往往為柱狀晶粒,其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呈現出強烈的各向異性,即平行...
1年前 (2022-05-21) 7527℃
當金屬材料內部的晶粒尺寸減小至納米尺度,材料的強度將依Hall-Petch關系大幅度提高。但當納米晶金屬塑性變形時,位錯變得極難在如此小的晶粒內部保留下來,導致材料喪失應變硬化能力,很容易發生塑性變形局域化而失穩。
近期,由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悉尼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組成的研...
1年前 (2022-04-14) 7461℃
熱電效應,是當受熱物體中的電子(空穴),因隨著溫度梯度由高溫區往低溫區移動時,所產生電流或電荷堆積的一種現象。因此,利用熱電材料可以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對能源生產或固態冷卻具有吸引力。高性能熱電材料要求材料在大溫差下兼具高導電和低導熱,但是這通常是一對矛盾。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年前 (2022-03-25) 7059℃
越來越嚴格的交通運輸溫室氣體排放法規促使人們努力重新審視用于車輛的材料。飛機上經常使用的高強度鋁合金有助于減輕汽車的重量,但容易受到環境惡化的影響。氫脆化通常被認為是罪魁禍首。然而,導致氫脆失效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對合金內部的氫進行原子級分析仍然是一個挑戰,這阻礙了采用合金設計策...
1年前 (2022-02-17) 6591℃
晶粒細化至超細晶(d<1μm)甚至納米晶(d<100nm)尺度是在不改變合金成分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金屬材料強度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對于316 型奧氏體不銹鋼這類廣泛應用于汽車、建筑和核工業等領域,需要同時兼具結構強度和抗腐蝕性的材料,晶粒細化能在顯著提高強度的同時,避免其他強化方法...
1年前 (2022-01-13) 6087℃
高性能結構材料的設計一直致力于追求卓越的力學強度、延展性和熱穩定性,然而這些性能通常難以兼得。雖然晶體-非晶復合合金通常具備比非晶態合金更高的延展性,但是晶體-非晶界面容易促進異質形核,不利于晶體-非晶復合合金的熱穩定性。
針對以上難點,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鋼鐵研究所(馬普所...
2年前 (2021-11-15) 5676℃
北京時間今天(10月6日)17時50分左右,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評選結果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該獎項授予Benjamin List 和 David W.C. MacMillan,以表彰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的貢獻。 今年終于不是“理綜獎”了!
諾貝爾“理綜獎”
...
2年前 (2021-10-06) 4572℃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在國慶這天,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分別在頂刊《Science》發表最新成果。
1、清華大學
10月1日,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和物理所金奎娟教授教授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雜志發表了...
2年前 (2021-10-01) 4500℃
編輯推薦:在純Ti中通過低溫力學過程,構建多層次納米孿晶結構,顯著提高了其抗拉強度和延展性。純鈦達到了接近2GPa的極限拉伸強度和77K下接近100%的真實失效應變。多尺度孿晶結構的熱穩定性可達873K,這高于極端環境中許多應用的臨界溫度。與力學性能相似、價格昂貴的高熵合金相比...
2年前 (2021-09-17) 6765℃
零熱膨脹(ZTE)合金,具有獨特的尺寸穩定性、高的熱導率和電導率等特點。然而,它們在熱和應力下的實際應用受到其固有脆性的限制,因為零熱膨脹(ZTE)和塑性通常是單相材料所獨有的。此外,ZTE合金的性能對成分的變化非常敏感,常規的合成方法,如合金化或多相設計,來提高其熱性能和力學性...
2年前 (2021-08-28) 5748℃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中國科學院
2021年8月1日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共191人,分學部按姓氏拼音為序)
(數學物理學...
2年前 (2021-08-01) 10611℃
金屬材料的強度和抗氫脆之間的矛盾,是設計在含氫環境中工作的輕質可靠結構組件的內在障礙。因此,必須要找到經濟可擴展的微觀結構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挑戰。
在此,來自德國馬普所的Binhan Sun & Dierk Raabe等研究者,引入了一種違反直覺的策略:設計和利用材料微結...
2年前 (2021-07-09) 5727℃
通常,具有面心立方(fcc)結構的中、高熵合金,具有較高的拉伸延展性和優良的韌性,但室溫強度較差。盡管可以通過晶界孿晶界、溶質原子和析出相等阻礙位錯運動,提高其強度。但與此同時會降低延展性,且析出相也會阻礙相變。
在此,來自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Ying Yang & E...
2年前 (2021-07-08) 4932℃
孟加拉国特黄一级A片视频